以史为镜:历史的智慧,真的有用吗?(每日观察0175)
文/樊荣强
《一生必知的100个观念》之003
《旧唐书·魏征传》里面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不管你是个什么位置上的人,都需要一面镜子,否则穿衣服这样的小事你也做不好,日常的行为分寸也拿捏不好,王朝的兴替更是看不懂也玩不转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历史经验的民族,尤其喜欢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为什么这么说?试举几个例子。
一说孔子。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就是恢复西周礼制。孔子生活的时代,他认为已经礼崩乐坏,道德沦丧,诸侯争霸,社会已经坏得不能再坏了。遥想当年周文王与周公建立的一套社会制度,那才叫完美呀,有了它才让周朝变为人间乐土的啊。
至于孔子心中的政治社会制度是不是周朝原本的样子,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但他至少是借了“恢复周礼”这个名号。
二是墨子。《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所谓“表”就是根据、标准的意思。三个标准中的第一标准,就是“古之圣王之事”,也即前人的经验教训。这一个传统,中国至今保留得非常好,不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动不动就会引用古人的话或者典故来论证,以示正确,不容置疑。
三说文史不分家。现代学术整体上先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然后再往下分若干学科。而中国古代学术不是这样的,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学术与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正是因为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讲中国哲学为什么难学之时写道:“文史不分:中国历史学家,都是大文学家,都是哲学家,所以司马迁著的《史记》里面的八书等等,到处是哲学,是集中国哲理之大成。”“要了解中国哲学思想,必须把中国五千年所有的书都读遍了。”
中国人注重历史,无外乎希望从中获得三个好处:
第一是尊重。和历史紧密相关的就是老人,是长辈,是逝去的先人。《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得体,对祖先的德行要虔诚追循。这完全符合中国尊老、敬老、孝顺老人的传统。不讲历史就意味着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事千万干不得。
第二是消遣。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中说:“一个人空闲时想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历史就是最丰富的知识来源,而不是现实,现实的内容与历史相比,总是有限的,完全依靠现实是满足不了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这是说得很好。虽然,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的新闻也吸引了我们无数的眼球,但是,我们总是被历史魂牵梦萦。
第三是智慧。所谓智慧,就是一个明确的因果关系。虽然我们在历史中并不能找到现实问题直接而简单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的启发,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什么该做,为什么不该做,以及怎么去做。不论是国家、社会、公司,还是个人,我们总会遇到许多难解的困惑,正如哲学家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一定会在阅读历史著作的时候,灵光一现,获得一个也许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