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陪都09:老舍在重庆创作了《四世同堂》
文/樊荣强
2018年5月16日,上午在重庆近郊的北碚参加了一个学生的公司开业庆典,下午我顺道去探访了老舍旧居。
老舍,1899年出生,1966年去世,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一生笔耕不缀,著作等身,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抗战时期创作于重庆北碚的《四世同堂》,使他响誉世界。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是对老舍文学创作生涯最好的注解。
重庆老舍旧居位于北碚区天生新村63号附32号,这是一个老城区的所在,并不容易寻找,没有现代化的导航地图,恐怕很难找到。终于找到了,竟然是后门,不让人进出,只能转到另一边从正门进去。
现在被称为老舍旧居的,不是一座楼,而是一个小院,除了主体建筑之外,还是亭子、竹林、花园、林间小道,确实是一个非常雅致的居所。
真正属于老舍旧居的,是一座两层楼、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的房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与这座楼原来的主人的风格完全相符。
此楼原为学贯中西的著名作家林语堂购置(一说为修建)的私人住宅,彼时叫蔡锷路24号。1940年8月,林语堂去美国前将房子赠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作办公用房。
抗战爆发后,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支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队伍,1938年3月由周恩来倡议,老舍、阳翰笙、冯乃超等在武汉发起创办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抗敌文协”),老舍担任掌门人——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1938年7月30日,武汉沦陷前,老舍、何容、老向夫妇等携抗敌文协的印章离开武汉,迁往重庆。
到重庆后,老舍先后居住于大梁子青年会、白象街88号《新蜀报》报社、南泉等地。1943年夏天,老舍先生来到北碚,在抗敌文协办公和居住。同年11月中旬,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由北平逃来重庆,全家团聚。从此,老舍一家和老向先生一家定居在这里。当时住在这儿的,还有萧亦五、萧伯清两位先生。
1944年初,老舍先生在这里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用了两年时间完成的《四世同堂》成为他创作生涯里的一个里程碑。
《四世同堂》是老舍文学创作生涯精华所在。在颠沛流离的逃亡中,他体会着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忧民忧国的士人情愫刺激他,以文人犀利的目光审视这场战争;奋笔疾书时,他埋首案牍,书写着一个关于四世同堂的故事;闲暇小憩时,他的头由桌上抬起,眼光穿越过北碚的小山,远远地,看见北方家乡父老兄妹和他们伟大的、神圣的、虽死犹荣的悲壮胜利。
在这里老舍先生迎来了他45岁生日,大后方的文学工作者曾在重庆和北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高度评价了他的文学成就和他对抗战文学的杰出贡献,称他是新文学学史上的一块丰碑。
老舍先生曾皙称,此地为“多鼠斋”,后来创作了《多鼠斋杂谈》和回忆录《八方风雨》,全面记述了大后方文人清苦艰难的生活。
抗战胜利后,老舍因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到美国讲学,于1946年1月离开北碚。
重庆老舍旧居于1993年起被定为重庆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北京老舍纪念馆”之后,成为第二个开放的“老舍故居”。老舍的儿子舒乙称:“这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都围绕着两个庄严的字——爱国。”
2010年11月,“老舍旧居”正式挂牌为“四世同堂纪念馆”。2012年“四世同堂纪念馆”正式开始提档升级,通过照片、文献及大量的文字资料,形象、生动的介绍了老舍不平凡的一生,反映了老舍在抗战期间,特别是寓居北碚期间的文学创作及抗战活动,展示了老舍杰出的文学成就,以及他为人的凛然正气、坦诚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1938年到1946年,老舍在重庆八年间,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名人交往甚密。其中,有以冯玉祥为代表的军政界人士,也有林语堂、梁实秋、沈钧儒、冰心等文化名流。在交往过程中,老舍作为抗敌文协的“掌门人”,团结了一大批文学作家,为抗战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