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必须搞明白的问题
文/樊荣强
《为什么》是一本很多人看不懂,但将来一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书。未来属于人工智能的世界,而这本《为什么》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但是,它又不仅仅是关于人工智能的,而是关于人性、人心探索的一本书。因为对思考或思维问题的关注,我最近买了一本《为什么》。
我把思考定义为“提问-回答”,而所有的问题只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元问题”。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概念,虽然我这样讲有人会说我自大,但我就要这么自大一下。
“为什么”是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解释性问题,解释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自己求得心安,二是让别人理解和接受,三是做正确的事情。我们对所有不了解的事实,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不理解的事情,别人觉得奇怪的行为与选择,独特的观点,等等,都要进行解释,即提出“为什么”的疑问,包括:为什么会……为什么有……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想……为什么要……为什么发生……为什么可能……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行……为什么反对……为什么赞成……为什么喜欢……为什么厌恶……等等。
不过,我买的这本《为什么》是全球最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图灵奖得主朱迪亚·珀尔写的,全名叫《为什么:因果关系的新科学》。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关于思维科学的著作,而是一本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普著作。其理论是用来指导如何制造出一个“强人工智能”机器人——即更加接近于人类思维方式的机器人。
幸好我在两年前关注过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所以看这本书,对我来讲确实也觉得挺有意思,虽然我是一个数学盲,书中关于数学解释部分完全不懂,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从哲学以及思维科学层面来理解作者所提出的一些观点。
对于《为什么:因果关系的新科学》这本书,我特别喜欢的部分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因果模型。我在近几年的研究思考中,把“为什么”这个元问题称为解释性问题,并且强调我们要用“道理式结论”来回答它,而所谓道理,就是因果关系,而对于因果关系系统的说明或表示,就是各种理论模型。
我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整套解释世界万事万物的模型,也可以称之为世界观。人的内心的模型通过他的经历、阅读、交流、行动、思考而形成,也就是人们所谓的规律固化。人的行为就是由这些模型所驱动。朱迪亚·珀尔所画的因果图就是由圆点加箭头构成,而且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情的原因都是多重的,即多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
朱迪亚·珀尔的论述让我对坚持模型思维有了更加强大的信心。
第二,关于因果关系之梯。这是一个非常深刻而切合实际的梯子。朱迪亚·珀尔指出,人对于的因果的分析处理能力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级:观察能力。也就是通过看和观察活动掌握信息,寻找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比如:某一症状告诉了我关于疾病的是什么信息?某一调研告诉了我关于选择结果的是什么信息?
第二级:行动能力。也就是通过行动和干预活动,判断它将产生的结果。活动是行动干预问题,比如如果我实施了行动将会怎么样?我要如何做?如果我实施了X行动,那么Y会怎样?怎样让Y发生?比如:例如如果吃了阿司匹林,我的头疼能治愈吗?如果我们禁止吸烟将会发生什么?
第三级:想象能力。这被称为反事实。即通过反思、想象和理解,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比如:假如我当时做了会怎样?为什么是X引起了?假如X没有发生会如何?假如我之前采取了不同的行动呢?比如:是阿司匹林治好了我的头疼吗?假如奥斯沃德没有刺杀肯尼迪,肯尼迪会活着吗?假如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没有吸烟会怎么样?
朱迪亚·珀尔关于因果分析的三级分层,让我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入。
第三,关于反事实这个概念。我要把“反事实”单独提出来,是因为我对“反事实”这个概念特别感兴趣。所谓事实,就是已经发生和已经存在着的事实,而反事实,则纯属想像的产物,也就是它们根本不存在。当然,这个不存在并不是指它绝对不存在,而是指现实世界不存在,而是假设性的存在。
哲学家大卫•刘易斯认为,任何逻辑上可能的世界都可被认为是实际存在的。我在讲“是什么”的性质的时候也会指出有两种事实,一种叫客观事实,一种叫主观事实。比如,今天的温度是摄氏度,这是客观事实;而我喜欢今天的天气,这是主观事实。前者存在于物理世界,后者存在于精神世界。
“反事实”类似于“主观事实”,但是它的外延更窄,指的是假设性想象。朱迪亚·珀尔指出:“人类具有设想那个不存在的世界的能力,正是这一能力将我们与类人猿祖先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区分开来。其他生物能看到‘是什么’,而我们的天赋是能看到‘假如……这本可能是什么’。”
虽然朱迪亚·珀尔的研究是为了搞清楚人类思维的本质,最终解决机器人的制造问题,但是他关于“反事实”的研究,确实将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